合作伙伴
非洲国家近年来展现的反对西方政治经济控制的行动★★◆■◆,被一些学者称为非洲的◆◆■“二次觉醒◆◆★◆★★”。当然,非洲的◆◆■★■“二次觉醒”不仅限于驱逐西方驻军◆★■。2024年7月3日,摩洛哥宣布,该国公共行政、公共和私营机构的官方语言将由法语变为阿拉伯语;阿尔及利亚也启动了旨在■★◆◆◆“去法语化”的大学英语普及教学的教育改革;2024年8月26日,马里官方宣布◆★,根据新宪法,法语被“降级★◆◆”为马里的工作语言■★◆,该国13种民族语言则获得官方语言地位。法语正在慢慢失去它在这些国家的中心地位。
2024年11月◆★◆,被称为★■◆■“法国在非洲最可靠盟友★◆★■■◆”的乍得要求法国驻军撤离本国;12月31日,科特迪瓦和塞内加尔两国总统在发表新年致辞时都提出■■■,要求法国自2025年开始从本国撤出驻军。近年来,多个西非国家对法国驻军下◆◆◆“逐客令”,其中大多数为法国在非洲的所谓“友好国家■■◆★★”。对此,法国总统马克龙反驳称,法国帮助非洲国家打击,而■★“非洲国家不知道感恩”。但这一言论更加激起了非洲国家的愤怒,令法非关系雪上加霜◆■◆★■■。
近年来◆■◆★■,法国、美国又以萨赫勒地区兴起为由,加派在非洲的驻军。然而,长期反恐却◆◆■“越反越恐★■★”的怪圈,导致非洲国家认为西方只是借反恐名义巩固其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。尼日尔国内舆论认为,美国驻军的真正目的之一,是控制尼日尔丰富的铀矿以及非洲一些国家的石油和矿产资源■◆★◆★◆;马里地缘政治专家阿卜杜•德拉梅指出,法国在萨赫勒地区扮演着“纵火的消防员”角色,利用冲突动乱维护自身利益;喀麦隆雅温得第一大学副校长马蒂亚斯•恩吉尼说★★◆◆◆◆,近期■◆◆■◆,在乍得,一些士兵被极端组织★★■◆■“博科圣地★◆◆■”武装人员杀害,但法国驻军并未采取任何行动;科特迪瓦政治学者若弗鲁瓦•朱利安•库奥说,法国在萨赫勒地区的反恐政策缺乏成效■★◆◆★。在此背景下,西方国家在非驻军日益失去合法性,非洲国家下“逐客令■◆◆■”便不难理解。
二战后■★,虽然法国殖民地纷纷独立,但法国一直视法语非洲国家为其保持大国地位的依托,并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法语非洲国家的控制,因此,一直保留了其在非洲的军事存在★◆。法国与独立后的法语非洲国家建立了以防务条约、军事技术和援助条约、军事训练、军事基地和武器出口为主要内容的“安全合作”关系。截至冷战结束前■◆,法国与非洲国家共签订23份军事协议,并在22个非洲国家驻扎军队。最高峰时,法国在非洲共有6万驻军和近90个军事基地■★■■。冷战后,法国虽曾一度削减了其在非洲的驻军数量■★,但在2010年后又强化了其在非洲的军事存在。2011年以来■◆◆■★,法国已在非洲发动5次较大规模的军事行动◆◆,其中大部分集中于法语非洲国家。而与此同时,美国在2000年后以反恐为名也向西非派驻大量军事人员。
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之后,世界经济形势迅速恶化波及非洲。西非一些国家的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,导致多国爆发军事政变。这些国家政变之后纷纷以“反对法国的干涉★■★”作为其政权合法性来源——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西非国家对法国干涉的不满◆◆。
2024年3月◆◆■★■,刚果(金)总统齐塞克迪与马克龙会面时说:“欧洲◆◆,尤其是法国,对待我们的方式必须改变,你们必须尊重我们。”他还严词要求法国不要以◆■“高人一等的态度”看待非洲★■★◆■★:“你们必须把我们视为合作伙伴,而不是用家长式的作风对待我们◆★★◆■。”种种迹象表明◆■◆■■,非洲国家正在日益觉醒,希望能独立自主地实现发展◆★■■■■。
值得注意的是◆★,20世纪■★,非洲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“一次觉醒”◆■◆■★,是建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欧洲殖民霸权的基础之上。近年来,“全球南方”的团结合作◆★◆、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★◆,正在重新塑造国际格局,这为非洲的“二次觉醒”提供了历史机遇。
非洲人民反法情绪的背后■★,是法国等西方国家对非洲政治和经济的控制★■■■。法国垄断着尼日尔的铀矿开采。法国核电企业阿海珐通过大肆转让定价避税◆◆★★■,补贴了法国约30%的发电量,但尼日尔人民却几乎无法从本国资源中获得任何收益。法国还通过金融体系对西非、中部非洲进行控制◆★■★◆◆,这成为法国继续对非洲施加影响力的一种方式。法国通过与15个非洲国家签署◆◆★■“合作协定”,控制了这些国家货币的发行权。此外◆★■★◆,法国还通过左右一些非洲国家的银行和财政政策,获得了对非洲国家经济的主导权◆■。法国对非洲国家的一系列干涉,导致这些国家几乎一切资源价值和经济利润都掌握在法国手中,其自身发展受到严重制约◆◆。